2015考研政治知识点梳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认识论
作者:科大科院考研网 发表时间:2014-10-28 来源:科大科院考研网
【解题思路】
1.实践的观点与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
3.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
4.感性认识的丰富性、直接现实性与理性认识抽象概括性;
5.认识的主体性及其非理性因素;
6.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以及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7.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9.认识运动总规律及其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再认识”的方法。
【答案要点】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上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
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同时,更重要的是,尊重实践就要尊重群众,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千百万人民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在方法沦上就是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反对狭隘经验论。首先,理论可以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1)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这里说的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付传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人类社会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启然界。
(2)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足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一一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在方法论上应该强调: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暾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2010年气候异常搅乱世界,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异常气候”是偶然性的突出表现,又是以长期以来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活动为必然依据的。
2010年11月,中国、印度等13国在俄罗斯召开“老虎峰会”,讨论野生虎的保护问题,表明野生虎的灭绝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人类的活动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危及到了“林中生命”.只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均衡,才能满足野生虎生存的资源条件和生存环境。
4.感性认识的丰富性、直接现实性,所以才有“百闻不如一见”的说法;又因为感性材料、表面现象不但不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反而会误导人们远离对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使人们为假象所迷惑,所以“没有理性的
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也才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和诸葛亮初出茅庐便“三分天下”的历史故事,说的是理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本质、把握规律的科学指导作用。但是,理性认识、书面知识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切忌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和教条主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强调感性认识的直接现实性和丰富性,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朐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九方皋相马”、“华佗治病”)。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3)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两种正反不同方法的典型事例。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规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外在尺度)和人的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5.认识主体性。认识主体对于外来的信息,不是机械简单照相式的照单全收,而是具有选择、重构、建构的能力,按照不同的主体偏好去认识对象,处理信息,所以才有对同一事物“见仁见智、因人而异”的说法,才能有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在认识主体性里面,“非理性因素”至关重要,是造成认识主体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人无志不立”)。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②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③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种是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半部《论语》治天下”),否认真理相对性的绝对主义错误。如教条主义者在真理观上就往往犯了否认真理需要深化发展的绝对主义的错误(“尽信书不如无书”、“轮扁论读书”)。
另一种错误则是相对主义的错误,这种错误夸大真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确定性、稳定性、绝对性,怀疑主义者往往犯有夸大知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稳定性、确定性的相对主义的错误(“有用即真理”、“谎言讲百遍就成真理”)。
在方法论上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既要与时俱进,又要一脉相承”)。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隶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黑格尔曾以“下雨好不好”为例说明真理的具体性,抽象地、简单地说下雨好还是坏,都不是真理。如久旱逢甘霖,说下雨好才是真理,因为它符合客观实际;如果霪雨不止,再说下雨好就不是真理,而成为明显的谬误。
7.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8.(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怔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睢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
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伞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9.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刷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地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补充概括:
1、 实践的基础作用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百闻不如一见
2、 感性认识—亲身实践
3、 感性认识和实践的特点:感性认识(优点)是具体的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缺点在于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具有片面性,甚至容易被假象所欺骗。感性认识理性理论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理性的优点在于他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专,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具有认识的能动性。(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理论的缺点克服在于理论要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要和实际结合,要在实践上接受检验,在和实践的检验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4、 感性和理性的贯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由表及里,由此达里、去伪存真,以感性为基础上升到理论高度,从感性的基础出发,打破感性局限性。
5、 认识主体性:即认识反映对象不是直接的简单的反应,而是具有选择性构造性(爱屋及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强调绝对真理、强调理论的普遍作用。普遍性强调认识不断发展.
2015年考研资讯及备考辅导 >> 科大科院考研网考研频道
我要报班》》》新东方考研辅导课程